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那一刻,中国人民真真正正站起来了。说起新中国的诞生,毛主席的领导那是核心中的核心,没他带着大家闹革命,哪有后来的新中国?
但要是细想想,周总理的作用也真不是盖的。有人说,没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可要是没周总理,毛主席那天才般的军事头脑可能没那么容易被发现,也没那么快发挥出最大作用。
毛主席的成长路
小时候的毛主席就聪明好学,6岁开始干农活,8岁进私塾念书,学的都是儒家经典啥的,还特别爱看《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些书,慢慢对打仗和策略着了迷。
1910年,16岁的他离开老家,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上学,接触了新式教育,看了《盛世危言》这类启蒙书,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开始上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跑去参加湖南新军,算是正式投身革命。
1913年,他考进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跟着杨昌济老师学西方哲学和伦理学,思想越来越成熟。1918年毕业后,他跑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打工,认识了李大钊、陈独秀,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他搞五四运动,在湖南组织学生和工人闹革命。
1920年,他在湖南弄了个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他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正式加入共产党。从那以后,他一头扎进农民运动,1927年搞了秋收起义,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
他的军事才能在井冈山那会儿就露头了,好几次带着红军把敌人的进攻打回去,为革命攒下了家底。毛主席这一路,从乡下小子到革命大头目,靠的就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社会不平的关注,还有那过人的战略眼光。
周总理的成长路
周总理祖上是浙江绍兴人,家里原来是书香门第,后来落魄了。
他4岁没了妈,被伯母陈氏带大,10岁时陈氏也去世了,他就跟着伯父跑东北上学。1913年,他进了天津南开中学,学的是新式教育,成绩顶呱呱,还特别会演讲、搞戏剧,组织能力很强。
1917年,他去日本留学,可因为钱不够加上语言不通,1919年就回国了。回来后,他一头扎进五四运动,带着天津的学生闹革命,还办了个《觉悟》刊物,后来因为抗议被抓了。
1920年,他跑去法国勤工俭学,一边在工厂干活,一边研究马克思主义,还帮着弄了个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1年,他加入共产党,成了旅欧支部的负责人。1924年回国后,他当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军事干部。
1925年,他跟邓颖超结了婚,俩人一块儿干革命。1927年,他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国共合作崩了之后,他转到上海主持中央工作。1931年,他进了江西苏区,当了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
周总理这一路,从书香门第的小孩到有国际视野的革命家,靠的是他那出色的组织能力和铁打的信念。他在黄埔军校和苏区干的事儿,给革命培养了一堆人才,为后来的斗争打下了基础。
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合作关键点
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搭档,在革命最要紧的时候真是起了大作用,尤其是在1930年代那几件大事上,周总理的支持让毛主席的军事才能彻底展现出来,也一步步帮他站稳了领导位置。
1932年2月,红军在江西苏区开会,商量要不要打赣州。毛主席觉得得先把根据地稳住,等机会再动手,他说赣州城墙厚,红军没大炮,敌人援军又近,硬打太冒险。可当时中央临时头头博古非要打中心城市,大伙儿也多半支持进攻。
周总理听了双方的意见,最后拍板支持打。2月23日,红军1万4千人上了,彭德怀当总指挥,打了33天,死了3千多人,还是没拿下赣州。仗打完,周总理琢磨明白了,毛主席的眼光是对的,赶紧把毛主席请回来,问他接下来咋办。
毛主席说去打福建的龙岩、漳州,周总理一听就同意了。到了4月,红军真就拿下了漳州,抢了一堆枪炮,士气一下就起来了。这事儿让周总理对毛主席的战略眼光服了气。
同年10月,宁都会议在江西宁都开会,讨论第四次反“围剿”咋打。博古那帮人觉得毛主席“诱敌深入”的法子太保守,批评他是右倾,还想把他调离前线。
周总理提了俩方案:要么他指挥红军,毛主席帮忙;要么毛主席全权指挥,他盯着。可会上大多数人还是支持博古,决定让毛主席回后方“养病”。不过周总理没放弃,之后一直在中央给毛主席争取机会,保住他的影响力没被彻底压下去。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没打赢,红军只能长征。湘江战役后,红军损兵折将,往哪儿走成了大事。毛主席说去贵州,周总理在会上支持他,红军这才躲过更大的麻烦。
1935年1月15到17日,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开。博古作报告,把失败赖到敌人太强上。周总理作副报告,承认自己指挥有错,主动担责,还力挺毛主席的战略想法。毛主席讲了一大堆,分析失败原因,讲了以后咋干。
张闻天、王稼祥他们也站毛主席这边。会议选了毛主席当政治局常委,确定了以他为核心的新领导班子。之后,周总理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了毛主席,还在红军里帮他稳住威信。
这几件事儿说明,周总理的支持对毛主席上位太关键了。要没周总理顶着,毛主席可能在那些关键时候回不了前线,革命的路子估计得更坎坷。
新中国成立后的配合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了,周总理就站在他旁边。建国后,毛主席管大局和意识形态,周总理当国务院总理,管外交、经济这些具体事儿。俩人配合得挺默契,一块儿对付建国初的各种难关,比如抗美援朝、土改啥的。
周总理在外交上特别牛,代表新中国跟好多国家建交,展现了大手笔。在国内,他推工业化和基建,给国家发展打底。毛主席则提了一堆大战略,指路子。俩人也不是没分歧,但为了革命事业,互相都信得过。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为癌症去世了。毛主席在书房里半天没说话,眼泪都下来了。他心里清楚,周总理在革命和建国里是啥分量。周总理走了,对毛主席打击不小。
毛主席的战略天才加上周总理的坚定支持,才有了新中国的辉煌。没毛主席领着,革命成不了;没周总理帮着,毛主席的才能可能没那么容易被人看出来。
#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
诚利和配资-股市杠杆软件-配资股服务-免费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