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索》海报
图片说明:
《保你平安》海报
图片说明:
《恶意》剧照
本报特约记者 吕 克
由陈思诚监制、编剧,张小斐、李庚希、梅婷、黄轩等人主演的电影《恶意》5日上映,这部聚焦网络暴力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从受害者、媒体、网民和司法机关多个角度,展现网络暴力对当事人带来的伤害,在多次反转和悬念中触及社会道德和法律问题。该片和之前的《搜索》《热搜》《保你平安》等同类影视剧一样,再度引发人们关于“网暴”根源和发酵过程的反思。一起扑朔迷离的医院坠楼案
《恶意》围绕一起扑朔迷离的医院坠楼案展开,“抗癌网红女孩”静静和护士李悦一同坠楼,生命垂危,而根据静静母亲的指控,护士不仅是“杀人凶手”,其私生活也被挖出并遭遇网暴。
片中张小斐饰演的记者叶攀在整起案件中扮演关键角色,她的倾向性爆料和采访引导了舆论走向,但本人也被贴上“杀人记者”的标签。而随着剧情发展,案件疑点浮出水面,梅婷饰演的母亲、李庚希饰演的实习记者背后都藏着更多秘密。随着更多证据被发现和公开,舆情经历多次反转,网络上的恶意更加汹涌,各种捕风捉影的谣言风暴中,所有人都受到了网暴的伤害,迟来的真相却被忽略。
《恶意》中的案件虽是虚构,但相似的人、事在现实中却并不罕见,尤其是网络进入社交媒体和直播时代后,由“恶意”催生的网络暴力更加猖獗。一些“流量崇拜”的平台和自媒体在网暴中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让当事人成为众矢之的,《恶意》中也多次刻画这些人的嘴脸。
女主角叶攀虽有挖掘真相的初衷,但这种对当事人的持续报道和挖掘,客观上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其本人也遭到了质疑和反噬。有评论称,《恶意》触及当下社会热点的畸形演变:面对抗癌人士坠楼引发的网络热议,网民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所谓“情绪”,但不良媒体、网红和普通网民或主动或被动放大了人性“恶”的一面,且大多不会承担责任。
“反转来反转去烦不烦”
陈思诚及其团队善于抓住现实热点元素,这次他们把镜头对准了网络暴力和背后的人性之恶,陈思诚曾在映后活动中呼吁,“恶意”可以杀人,“善意”可以救人,他拍《恶意》想要传递的是“善意”。
张小斐的角色展现了一种“悖论”:一方面她还留有传统记者的底线和操守;另一方面为了所谓的流量,又不得不铤而走险,把断章取义的证据和引导性言论发布在网上,供给陌生人进行“网络审判”。此外,影片的剧情和人设虽然经过精心设计并多次反转,但也引发了部分观众的反感:“反转来反转去烦不烦”。
根据猫眼专业版统计,截至7月8日10时,《恶意》累计票房已突破9000万元人民币,平台预测最终票房为3.3亿元左右。《恶意》豆瓣评分目前为6.2,有评论认为影片节奏紧凑、充满悬念,表演感人,题材也很接地气,“曾遭遇网暴的人真是感同身受”。也有影迷认为剧情逻辑还不够严谨,全片虽然反转不断,但人物动机和剧情衔接主要还是靠“强烈的情绪”推动。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如今聚焦网络暴力、探讨舆论环境的影视剧不少,早在十几年前,陈凯歌就创作了电影《搜索》,直面“网暴足以杀人”的可怕后果。这些年国内出现了同类的悬疑片《热搜》、喜剧题材电影《保你平安》以及《不完美受害人》等剧集,国外也有《网络杀机》《社交恐惧症》等作品,纷纷聚焦这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在2012年的《搜索》中,“网络暴力”的威力初现,高圆圆饰演的秘书仅仅是没有给老人让座,就成了汹涌网暴的受害者,最后选择了自杀;而姚晨饰演的资深媒体主编、王珞丹饰演的实习生,以及王学圻饰演的总裁等群像,都在这个悲剧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在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网红达人”比普通网民更痴迷流量,而普通人在网暴面前也变得更加脆弱。
2023年忻钰坤执导,周冬雨、宋洋、袁弘主演的《热搜》,再次从媒体的视角剖析热点话题,自媒体主编为了一篇爆款文章选择编造“校园霸凌”热点,但真正涉及富商性侵案件时,却被“黑公关”竭力压下。影片揭露了网络暴力和背后的黑色产业链,也探讨了媒体人的道德操守,最后良心未泯的主编用“自曝”的方式,让真相直播在公众面前。
相比之下,大鹏自导自演的《保你平安》更为难得,虽然是喜剧,但内核是基于网暴和谣言的悲剧。片中的男主角魏平安既不是媒体人也不是网红,身为普通推销员的他,看不过去自己的客户在死后仍被污蔑、抹黑,就自发寻找证据和证人为其澄清,最后的结果令人愤慨,其中的艰难也充满了荒诞的黑色幽默。影片讽刺了网络谣言的非理性传播,以及普通人辟谣的艰难,这也是此类题材在视角和手法上的突破性尝试。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下沉,未来此类热点和网络暴力事件还将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网友不再一味跟风和站队,而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网暴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者试图通过悬念、喜剧和悲剧的方式提醒观众:不要被“恶意”裹挟,更不要“让键盘成为凶器”,对无辜的普通人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诚利和配资-股市杠杆软件-配资股服务-免费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