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摄于2025年9月13-15日)
紧接上文:
在喀什停留两天后,我出发前往塔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需要提醒的是:去塔县需办理边防证,喀什古城内就有办理点。
(一)
从喀什到塔县全程290公里,走314国道,差不多5个小时左右。
这一路上的风景,并不逊色于大名鼎鼎的独库公路和刚刚通车的阿禾公路。
由北至南,你先后会经过三个景点。
第一站:白沙山-白沙湖。
这个地方的感觉超好,除了人有点多。
白色的山、蒂芙尼蓝的湖水相映成趣,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白沙山属于帕米尔高原群山中的一座,它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颜色,是长期风化的结果:山顶的岩石沙化后形成银色细沙,倾泻而下,覆盖了整个山体,故名之为“白沙山”。
白沙湖边有很多供游客合影的牦牛,这个比较坑,因为要收费30——还是用游客自己的手机。我感觉这些牦牛的“班味”都比较重,每头牦牛,都是一脸的生无可恋。
从白沙湖继续往南行驶,就到了喀拉库勒湖。
“喀拉库勒”在柯尔克孜语中的意思是“黑湖”——因该湖位于慕士塔格冰山下的草原上,在白雪的映衬下,深邃的湖水其色似墨,因而得名。
不过我见到的,只是一片令人心醉的蓝。
其实赏湖的话,天气至关重要。如果天公不作美,再好的景色也会大打折扣。建议去塔县的朋友提前做好攻略,避开阴天雨天。
离喀拉库勒湖不远处,就是慕士塔格冰川公园。
慕士塔格冰川公园位于塔县与阿克陶县交界处,依托“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而建,1300多年前唐僧西行时就经过这里——
说“经过”的意思是:唐僧不可能直接翻越慕士塔格峰,他去跟回来时分别是从南北两方绕过去的——由此进入今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慕士塔格公园令我比较失望,原因很简单:它的冰川不行了。要搁20年前,你能看到巨大厚实、接连成片的壮观冰壁,可如今,海拔4688米上的冰壁就只剩一点儿——冰川缩了多少,你对比下《冰山上的来客》就知道。
这跟气候变暖跟游客太多有关: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100倍,而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因为海拔关系,很多人是吸着氧气瓶里的氧,大口大口地呼气......
更加过分的是:冰川前明明拉了警戒线防止人靠近,可我看到大量游客视若无睹,非要钻过去抚摸冰壁,好与冰川来个“亲密接触”。居然也没人管这事儿——被游客摸来摸去的那面冰壁,已经很脏了。
照此下去的话,不出二十年,我相信这的冰川都要化完了。
(二)
由慕士塔格冰川公园再往南行驶70公里,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标题说塔县是我国“最牛”县城并非噱头,这是《中国国家地理》给予它的称谓。塔县的“牛”主要在地形:世界著名的几座高大山脉——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萨雷阔勒岭在此汇聚,将塔县托举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塔县的西部,是有“中亚屋脊”之称的帕米尔高原,这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南边是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塔县还是我国唯一与三个国家接壤的县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线长达888.5公里,是我国陆地国境线最长的县。
除以上之“最”外,这个位于祖国西部边陲的小县还有着悠久的历史:
西汉时,它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蒲犁国;北魏时,渴盘陀国取而代之;唐玄宗开元年间,渴盘陀国灭亡。其后唐朝在此地设置“葱岭守捉”,实行有效管辖(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
宋初,塔县属于阗国地,13-17世纪又先后被西辽、蒙古帝国、察合台汗国、叶尔羌汗国、准噶尔汗国统治,终被大清征服。
1954年9月17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成立。
塔县的主体民族为塔吉克族,塔吉克人在中国只有五万左右,绝大部分生活在塔县。我国境内的塔吉克族,属于“高原塔吉克”,与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族(“平原塔吉克”)是不同的。
“塔吉克”一词为波斯语,意思是“王冠”,他们崇拜翱翔于天地间的雄鹰、见面时习惯用“吻手礼”——如果你看过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对这点应该不会陌生。
塔吉克人的吻手礼
中国的塔吉克人有着“天上人家”的美誉,这一称呼来自北宋寇准的诗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首诗本是歌咏华山的,但很好地描绘出塔吉克族与蓝天白云为邻的地理环境,展现了他们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韧性与智慧。
塔吉克族属高加索人种,换句话说:他们是白人,也是中国唯一的白种人民族。不得不说,塔吉克姑娘的颜值是真高。
在此顺便澄清个误会:一些内地朋友误以为维吾尔族也是白种人,其实不准确。
现代维吾尔族基因为来自东亚的蒙古人种和高加索人种的多民族混血,且随地域的划分略有不同:南疆地区的维吾尔人要比北疆和东疆有着更多的欧洲/西亚基因。维吾尔族祖先回纥人西迁后与其他民族融合的漫长历史,使得维吾尔人的族源问题变得非常复杂,总之,你记着维吾尔族属于混血人种即可。
OK,现在来谈谈我对塔什库尔干的感受:
我喜欢这个高海拔的小县城,它的常住人口只有四万,最热闹的塔什库尔干镇上也就一万人——如果你的感觉比这多,那是因为全都是游客。人年纪越大,越不喜欢大城市,起码对我来说是如此。
每天晚上,镇子上的奇石广场都会聚满跳舞的人,我有天盯着他们看了好久,他们脸上自得其乐的松弛感你在大城市的人身上绝对看不到。快乐是一种能力,而大城市的人缺乏这种“即兴投入快乐”的能力。其实,塔县的人均收入很低,直到2020年,才退出贫困县。
不论人的生活怎样,都需要好好过日子。我见过一些很有钱的人,他们简直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过,甚至不知道什么才是正常的“日子”。而塔吉克人,习惯了这样简单纯粹的生活,更能捕捉到简单纯粹的快乐。
任何生活,无非“习惯”罢了。
在哪生活,都是生活;怎么生活,都是生活。
归根结底,人活着是种心情。
(三)
塔什库尔干为什么叫塔什库尔干?它是维吾尔语“石头城堡”的意思。在镇中心,正有一处石头城。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石头城之一(另两座是南京石头城和辽阳石头城)。
我对塔县石头城的印象是如此之深,甚至在还未亲眼见到它之前——2007年好莱坞电影《追风筝的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石头城。后来童年阿米尔和哈桑在树上刻字的场景也在石头城。
石头城建在高丘之上,地势极为险要。这里是先前提到的蒲犁国的王城,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石头城面积有10万平方米,现存晋唐寺院、城堡围墙、清代官署等建筑遗迹。
逛石头城时,你能发现一个地标:玄奘讲经处——玄奘是从印度取经回来时经过这里并在此弘法。回到长安后,他也向人提到了石头城。
站在石头城上远眺,就是阿拉尔金草滩。这是一块面积20平方公里的巨大湿地,塔什库尔干河在此蜿蜒而过,使得这里水草丰美,牛羊遍地。每逢夕阳夕照,碧绿的草滩便成一片金黄,因而得名。
塔县漂亮的湿地不止金草滩一处,离金草滩20公里外的塔合曼湿地也不错。
你以为逛到这儿,塔县所有的景点就看完了?不,从塔县出发继续往南走,至少还有三个点儿值得一看:
一、红其拉甫口岸
中国有101个陆路口岸,红其拉甫口岸必去的原因是:
1、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红其拉甫国门海拔5100米;
2、它是我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通道,在红其拉甫国门,你能看到对面巴基斯坦的哨兵。
3、因气候原因,红其拉甫以前为季节性口岸,仅每年5月1日至11月30日对旅客开放,但从2024年12月1日起,红其拉甫口岸由季节性开放正式转入常年开放。
二、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指阿富汗巴达赫尚省至新疆的呈东西向的狭长地带,整个走廊长约400公里,绝大部分在阿富汗境内,是东亚到西亚最近的路。中阿两国在狭长的瓦罕走廊东端毗邻,边界线只有92.45公里,这使阿富汗成为了所有与我国接壤的国家中边境线最短的。
瓦罕走廊在历史上曾为中国领土,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华夏文明与印度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东晋高僧法显、大唐玄奘和“西域佛经汉译创始人”安世高都曾途经这里——那会儿无论喀什还是塔什库尔干信仰的都是佛教,新疆是从喀喇汗国建立后才开始伊斯兰化的。
法显在《佛国记》中对瓦罕走廊的描述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所以你就知道:这里有的就是它的历史意义,除了个标牌,并没什么“风景”可言。
更何况,国家也不可能开发并打通瓦罕走廊,搞个“阿富汗口岸”出来,原因你懂。
三、盘龙古道
这里现在算是条“网红公路”:盘龙古道全长75公里,其中有36公里分布着600多个S形、U形弯道,海拔落差达1200米,老司机来此可能会比较兴奋。但拍照的话......如果不是航拍,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盘龙古道入口,有一处“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的打卡点,从营销角度讲,这句广告打得不错。
有件事比较打脸:盘龙古道一点儿都不“古”,它并没什么历史典故,原先就是条民间的便道,直到2019年6月铺了柏油路后,“古道”才问世。
不过如今动辄讲什么“情绪价值”,就冲“从此人生是坦途”的心理安慰,有机会来跑一趟也不错。
文章最后,贴张抖音上爆火的“帕米尔之眼”的照片吧。说实话:这个地方拍照比较容易出效果,实地去看,不怎么样。
诚利和配资-股市杠杆软件-配资股服务-免费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