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神汤浓郁醇香匠心工艺特别添加鸡内金薏苡仁】铁棍山药健脾养胃,茯苓祛湿宁心,莲子益肾固精,芡实补脾止泄,薏苡仁利水消肿,鸡内金健胃消食,全方共奏健脾和胃、祛湿止泻、补肾固精之效,适合脾胃虚弱、湿盛泄泻者日常养生。笔者认为,对许多中医养生的初学者来说,没有多少中药的使用经验,药材把关和配伍调整也比较难为人,所以感觉如果有合适的中成药,还是以中成药为主,毕竟大药厂把一些前期工作都备足了,有专业人士帮你把过关了。但是有一些读者还是反应,中成药的剂量实在太小了,不够给力呀。没错,笔者也深有同感。有的人平时健壮,体重比一般人大,用药其实也要看人下菜的,小朋友的剂量为什么一般都小,就是体重不够,剂量不能看齐成人。那有的人体重大、邪气久,就不能“肉重药轻”,如隔靴搔痒。曾有个壮实的资深中医粉感冒,判断属于少阳病,吃了一包小柴胡感觉有一点点效果,但劲儿似乎跟不上,他也也知道中成药药力弱,于是,安全起见,在一个半小时内,逐渐服用了3包,你还别说,很快就感觉到有食欲了,身体的各方面感觉,也明显舒服了,第二天就基本恢复了。如果了解小柴胡原方的资深读者,大概还记得,在《伤寒论》里,医圣说了,小柴胡一次要用半斤!汉代的半斤,差不多有现在的120克,一天里,这120克要分3次温服,也就是说,一次就得吃40克柴胡。光柴胡就得40克啊,那还是汉代的高级野生药材!那你看看现在的中成药小柴胡,一包几克?可能厂家包装不同,但是笔者知道的那些,基本也就一包10克而已,这还是包含了蔗糖、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等那么多药物呢。写到这里,笔者想起曾经有个医案,是一位中医朋友告诉笔者的。一位患者慢性胃炎,稍微吃点生冷就胃部疼痛,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开了附子理中丸(患者不喜汤药)缓治。结果俩月之后,患者又来了,咋说呢,也不能说一点效果没有,但是效果不是太理想,中医心想,不会自己看错了吧?不过仔细、反复推敲,感觉辩证应该没问题呀,思来想去,感觉还是这个剂量问题,一般人一次吃一颗,应该有效果的,毕竟大蜜丸量也不小,这个患者估计病的太久、太深,就让他试着加倍服用,说明书是一次一颗,他就让患者一次2颗、3颗,自己试试加量。患者很有耐心,果不其然,俩礼拜后,患者又来反馈,说加量之后,明显感觉好多了,一直感觉上腹部有种暖暖的感觉,舌质也由惨白变得红润了,症状基本消失,疗效十分满意!所以自此之后,这名中医就十分注重中成药的剂量问题。但是这名中医最后也提醒,不是所有的中成药都能随意加量的,得具体分析,一些温和的药材是可以的,但比如一些含有大毒的药材,举个例子:像治癌症的斑蝥胶囊,那就不能绝不能随意加量,斑蝥大毒啊。还有比如药性特别强烈的,例如含有大黄的泻药,也是不能随意加倍,否则,你懂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诚利和配资-股市杠杆软件-配资股服务-免费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